溢水鎮地處竹山縣中西部,東與潘口鄉毗鄰、西與麻家渡鎮接壤、南與潘口水電站庫區和上庸鎮相連、北與雙臺鄉交界,位于百公里竹房城鎮帶核心位置及竹山與竹溪兩縣中心節點。全鎮版圖面積201平方公里,轄20個村112個村民小組10571戶3.3萬人,耕地總面積3.26萬畝,林地面積23.4萬畝。近年來,溢水鎮聚焦竹山縣委確定的“56513”產業發展思路,持續推進五大產業鏈建設,加快構建“一主多輔”(以茶葉、食用菌、中藥材、光伏為主,小水果、竹產業、傳統種養殖畜牧、蔬菜為輔)產業格局。針對如何實現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,提升當地茶葉產業在激烈市場競爭力等問題,本文圍繞溢水鎮茶葉產業品牌建設、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形成了一些思考。
一、現狀與成效
截至2023年,溢水鎮現有新老茶園15000畝,其中幼齡茶園11900畝、老茶園3000畝,茶葉加工車間12個,專業合作社15個,茶葉企業10個、茶葉注冊商標4個,共帶動3000戶貧困戶參與發展,產業覆蓋率達75%。
在茶葉基地建設上。溢水鎮圍繞“一河一庫”發展布局,在陳家河流域何家灣村重點打造茶旅融合、智慧茶園,在何家灣村以上片區發展高山云霧茶,在苦桃河庫區發展庫區生態茶,全力推進茶葉產業建設。溢水鎮何家灣村冷家坪智慧茶園年產苗1700萬株,年產值700萬。茶苗主要銷往四川巴中市、湖北竹山、竹溪、房縣、陜西山陽縣等地?;匾M國家級茶樹品種24個、中茶所試驗品種11個?,F有10000平方米育苗專用溫室大棚,擁有全自動水肥一體化系統,引進現代化蟲情測報系統,氣象站和大棚自動化操作系統,園區已實現智能化、現代化。打造了小東川-何家灣村茶旅融合片區,深度發掘茶旅文化內涵,拓展旅游服務功能,推進三盛茶廠、花間茶戲、高山茶店、茶香禪韻、山茶野宿、茶間古道、望月亭、茶旅路、景觀橋、觀景臺等景點景觀建設。
在經營機制上。溢水鎮堅持市場主體帶動、農戶參與發展的模式,引進有實力、會經營的公司和合作社承包發展,以10家市場主體為依托,覆蓋陳家河流域和苦桃河庫區,對新老茶園實現全方位覆蓋、無縫隙對接。
在茶園管護上。溢水鎮制定了茶園管護工作實施意見,按照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,實行農戶自管、鄰里協管、大戶托管、市場主體統管等多種管護方式,分春夏秋三次驗收,確保建管并重。
二、存在問題
一是高產高效的標準化茶園所占比重較??;二是生產成本高,市場競爭力弱;三是加工產品比較單一,原料利用率偏低;四是缺乏示范帶動力強的茶葉企業;五是茶葉品牌雜亂,優質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。
三、意見建議
一是全面推動產業升級。堅持“基地+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以何家灣、天橋、船艙、陳家鋪等村為重點,培植茶葉龍頭企業,開發系列茶產品,全面落實標準化生產,延伸茶產業鏈;要把茶葉種植基地建設作為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發展的基礎工程來抓,建設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新茶園,加大老茶園改造,充分發揮現有茶園生產潛力。要重點培育和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、帶動能力強的茶葉龍頭企業,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茶葉專業合作社、茶農建立多種形式的產銷關系,推廣“公司+生態示范茶園+農戶”的運行模式,推進茶葉貿工農一體化經營。
二是提高茶園管護水平。對新建的幼齡茶園實施標準化管護,對管護質效較好、且成行成園的幼齡基地實施常規管護。對缺苗斷壟、苗勢較弱的薄弱地塊,實行重點監管,全域普查和補種補苗,強化措施、扶苗扶壯,確保當年苗齊、苗優,促進全縣薄弱地塊茶園管護水平全面提升,確保新建幼齡茶園“建一塊、成一塊、見效一塊”。進一步加強低老茶園改造管護的監管,實行一一對接的原則,加強對低老茶園改造主體的技術培訓,制定技術標準,重點落實修剪、除草、施肥、病蟲防治等,組織經營主體按照技術要求落實春、秋季茶園改造措施落實,實施全程監管,建立改造管護臺賬,落實痕跡化管理,確保改造管護實效,從而擴大有效茶園面積,提高茶葉產業效益;
三是加快品牌建設。深化品牌創建,對照“十四五”竹山縣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,重點對品牌整合、標準化生產、三產融合發展等進行科學規劃設計,實現規劃引領,高質量發展。依托現有市場主體帶動,進一步發展壯大茶葉品牌,開展茶葉品種開發、茶葉精深加工等,在茶葉外銷上實現突破。
四是強化技術服務。引導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加快推廣清潔化生產、機械化作業、標準化管理、綠色化防控技術。在茶葉生產期間適時組織技術培訓,春、秋兩季各組織1次,重點推廣茶葉生產加工實用技術。鼓勵市場主體開展生態有機茶示范基地、大宗茶出口示范基地建設等,進一步提升綠色基地發展水平。在茶葉主產村,分別建設示范樣板,輻射帶動周邊茶園高標準管護,同時,在春、秋茶園管護關鍵季節,組織召開茶園管護現場會,達到以會代訓、推進管護技術落實目的。要組織茶葉企業開展茶葉科技攻關,不斷提高工藝水平,重點抓好優質茶開發技術、有機茶生產技術、貯藏保鮮技術以及茶葉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。提高中低檔茶的深度加工水平,增加附加值,延伸產業鏈。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。加快培養茶技師,開展茶技師認定,強化對茶農、茶技人員的技術培訓,培養茶葉營銷隊伍。
五是加強宣傳,挖掘茶文化。要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建設茶藝館和觀光茶園,積極開展茶事、茶藝活動。通過招商引資、融資等多種途徑,興建茶文化休閑園、茶生態旅游公園、等各種茶文化設施,以茶文化帶動、延伸茶產業經濟。要創新溢水茶葉品牌的宣傳手段,通過觀念更新、機制創新等形式,使品牌逐步由行業協會、龍頭企業運作,建立現代品牌運作體系,增強品牌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。通過參加各級茶葉博覽會,積極組織開展富有溢水特色的茶事活動,引導與扶持品牌建設,增強溢水茶葉品牌對整個產業的帶動力,促進全鎮茶產業健康、協調、可持續發展。(溢水鎮黨委)
請輸入驗證碼